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南极科考队航拍观测埃默里冰架

发布日期:2011-01-12 09:11:47 来源:管理员

本报“雪龙”号1月11日电(特派记者陈瑜)从1月8日至10日,我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选取埃默里冰架东部430平方公里区域展开了拉网式航空摄影测量。这是我国首次开展埃默里冰架航空摄影测量。

“极区遥感现场验证系统与综合试验”部分项目现场执行人、黑龙江测绘局娄权力今天介绍,此次任务中,自己和队友朱李忠利用直升机平台挂载航摄数码像机对埃默里冰架冰缘线、普里兹湾进行数据采集,并针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同时利用影像数据进行遥感数据的反演,以确定冰缘线、海冰密度和海冰种类等。

与之前为绘制中山站、长城站站区大比例尺影像地形图开展的航空摄影测量不同,此次任务重在现场验证。娄权力告诉记者,3天时间里,直升机作业6架次,飞行700多公里,预计获得约2800张像片,每张约为64兆。通过将航空摄影与同时段的卫星遥感图像比对,可开展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从而为我国极区遥感业务化产品发布和气候系统模式研究提供定量评估基础和支撑。

据了解,系统地提高获取极地数据的能力,准业务化地为国家提供数据服务,是提高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步骤。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已建立了极区遥感数据获取系统,获取了极地地区的大量观测数据,对局部地区进行了连续的观测,这些成为了气候预报和极地科学研究的宝贵数据基础,但目前关于极地地区冰盖、海冰的一些重要参数还未能连续和及时提供,甚至有些还对我国不提供;另外,有些参数还没有可靠的反演算法和模型,且由于缺乏地面验证,反演精度和可靠性还值得进一步检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极区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系统。

“极区遥感现场验证系统与综合试验”是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十一五”重点项目“面向全球气候变化的极地环境遥感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的一部分,后者旨在解决遥感数据反演与集成的关键技术问题,最终建成一套“南北极环境遥感信息获取与服务系统”,形成准实时的极地遥感数据采集与加工能力。

本报“雪龙”号1月11日电 (特派记者陈瑜)利用连续几天的晴天窗口,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教授周春霞昨天顺利完成了“埃默里冰架运动与物质平衡观测”项目。她向记者透露,观测结果将为南极与全球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周春霞这次在冰架上的作业,包括冰架监测点运动状态观测和表面物质平衡观测,主要监测埃默里冰架的运动速度、积累率及其相应变化。

在第一项观测中,她和队友黄继峰对冰架上已有两个观测剖面的8个观测点进行复测,通过与中山站GPS跟踪站联测,确定冰架上各监测点的精确位置和高程。

冰架表面物质平衡观测则采用标杆法,在已有物质平衡标杆的观测点,对竹竿高度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竹竿高度,以期获得冰架表面降水净积累速率。

周春霞介绍,全球潮汐监测网数据表明,全球海平面的上升趋势仍在继续。在全球变暖情况下,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因素包括由于南极冰盖、格陵兰冰盖、冰川与小冰帽融化而引起的海水总质量增加,以及由于海水温度升高和盐度变化而引起的海水密度变化。

然而这些因素中,南极冰盖对海平面变化的贡献存在最大的不确定性,南极冰盖物质平衡及其对海平面的贡献问题受到极地科学界的格外关注。

“南极冰雪物质总量的变化一般用物质平衡来衡量,即物质总收入与物质总支出之间是否维持平衡关系。”周春霞说,组成南极冰雪物质总量的冰川和冰架的稳定性与海平面及气候变化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冰厚度和冰流速的任何显著变化都将导致全球海平面的变化,冰厚度减薄和冰流速的增加,均将引起海平面的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冰川和冰架的物质变化,进而影响其稳定性。理论上,气温的升高将加剧南极冰雪融化,导致南极冰物质总量减少;但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将引起降雪/雨量增加,又有部分物质随降雪/雨补充回南极冰盖。究竟全球变暖对南极冰雪的物质平衡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国际科学界众说纷纭,最新的研究结果也仍相互矛盾,尚无定论。

大部分南极冰盖物质的排泄都是通过快速流动、具有高动态性的冰流进行的。周春霞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位于东南极的兰伯特冰川和埃默里冰架是南极地区最特殊、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它是南极地区最大的冰流系统,约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10,出口最狭窄,不及200公里宽,仅为南极冰盖边缘周长的约1/60。这就意味着约占南极冰盖面积1/10的冰都要从该狭窄的出口流出,因此,该系统内的冰川流动必然是南极冰盖最活跃的,其对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的响应也极为敏感。气候和海平面的任何微小变化,都将在该冰流系统中有所体现。

据了解,在埃默里冰架布设物质平衡和冰架运动观测点开始于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