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系列解读④ | 以“八大计划”开启西安丝路科创中心建设新征程

发布日期:2022-02-25 来源: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编者按: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科技创新正在进入大科学时代,从中央到地方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新发展时期,西安作为创新型城市,必须自觉肩负起时代责任,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体现“西安担当”,进一步强化创新策源地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为推动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目标实现,特策划推出“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系列解读报道。

建设丝路科创中心,已然成为西安今后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将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持续的新冠疫情、多重不定因素,我们可以从哪些具体方面、哪些具化行动开启西安建设丝路科创中心的新征程?

2021年12月12日印发的《陕西省“十四五”创新驱动发展规划》提到,新五年陕西总体布局将以多个国家试点示范为抓手,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打造“一核三区多园”西部创新高地。

所谓“一核”,即西安丝路科创中心。具体要求创建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开放共享,加强源头创新和成果转化;统筹推进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高新区获批创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打造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协同创新走廊,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西部地区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发展。

早在2019年初,西安便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公开表示,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快硬科技产业发展,聚力打造丝路科创中心。

建设丝路科创中心为何对西安和陕西如此重要?新征程下又该从哪些具体举措着手?

缘由:推动省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博弈竞争力。

当今,世界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不稳定因素暗流涌动。在此大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当前,科技制高点向“深空、深海、深地、深蓝”拓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前沿基础研究向宏观拓展、微观深入和极端条件方向交叉融合发展,一些基本科学问题正在孕育重大突破,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

聚焦国内,经过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苦努力,我国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已成为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大国,进入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跃升、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的历史阶段。

然而在如此重要的国家科技发展历史新阶段上,受种种原因共同作用,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国内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变得更多更大。

若要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各地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在科技创新、创新产业布局、创新人才引进、重大项目落地等方面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从而依靠科技创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2022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关于今年重点工作提到,要坚持做强平台、优化生态,全力构筑创新驱动发展优势,支持西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日前发布的《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则表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迈入全球高水平创新型城市行列,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节点。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可谓是西安和陕西在新时期实现省市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提升新的国际博弈竞争力的重要实践路径。

入局:提升源头自主创新力,加强国内外双向合作。

目标明确,从何下手?

《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作为聚焦目标的同时,也通过实施创新策源地建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型企业群体倍增、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提升、高质量园区基地建设、区域创新发展协同、高水平科创合作圈、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培育等“八大计划”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加强源头创新,提升成果转化。在高质量园区基地建设计划中,要求围绕科技自立自强,系统整合和优化配置资源,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强化提升基础研究能力。

通过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西安,打造多类型、多层次、协作支撑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通过创建国家实验室,参与陕西实验室建设和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建设集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实验室体系;通过高等院校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建设,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形成一批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通过加强基础研究科研力量优化配置,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际大科学计划,探索新型科研组织形式,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西安路径”。

发挥示范作用,打造核心引擎。在高质量园区基地建设计划中,要求增强西安高新区创新策源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形成西安丝路科创中心的“中心驱动”。

通过促进西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高新区以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为牵引,聚焦电子信息、汽车、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增强科创策源、产业引领核心功能,注重重大项目引进,培育一批以硬科技为特色的产业链群;支持高新区深化与中国科学院等战略合作,集聚高端资源加快建设丝路科学城,促进科研机构、科学装置、创新平台、科研人员聚集,打造丝路科创中心核心引擎。

强化区域互动,共建创新高地。在高水平科创合作圈构筑计划中,要求落实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科技支撑西部大开发行动”。

通过建设区域创新共同体,提升面向西部大开发的创新辐射力,主动参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创新共同体建设,发挥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西安科技大市场等平台机构作用;围绕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与西部主要城市共同开展乡村振兴创新行动、科技惠民行动、美丽西部科技支撑行动;实施科技创新“城市伙伴”计划,形成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地区科技创新合作交流机制;围绕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强与北京、上海、合肥等城市合作交流,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开展重大科技联合攻关合作;推动丝路科学城与成都、重庆西部科学城等西部地区重大创新平台形成联动,共建西部开放创新高地。

坚持全球视野,加强国际合作。在高水平科创合作圈构筑计划中,要求主动适应国内国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内外融合的高水平科创合作圈。

深化西安与主要创新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形成“六位一体”国际科技合作格局;支持高校、科技园区在全球创新资源密集区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外孵化创新中心等各类平台,联合海外组织机构形成“双向对接”的科技创新合作网络,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机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等国际科技组织落户西安;参与世界科技城市联盟等国际活动,依托政府间科技交流项目,构建多层次交流平台;瞄准科技大国和以色列等关键小国布局海外技术转移节点,发展“双向孵化”服务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境外合作示范园区。

展望“十四五”,通过《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发布实施,西安正在对标全球领先水平,力求全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构筑起“一流的科技、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产业、一流的城市”协同发展格局,以高水平科技供给助力人民持续追求高品质生活,基本实现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创新引领未来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